ERC20 钱包地址是什么?一文读懂区块链资产入口
ERC20 是以太坊区块链上的一种代币标准协议,由 Fabian Vogelsteller 在 2015 年提出,2017 年正式发布。它为以太坊上发行的代币定义了一系列通用规则和接口,包括代币总量、余额查询、转账操作等。基于 ERC20 标准发行的代币,可在不同钱包和交易平台间通用,极大地促进了以太坊生态内的代币流通,像 USDT(泰达币)、SHIB(柴犬币)等知名代币都遵循这一标准。
ERC20 钱包地址则是存储和管理 ERC20 代币的关键 “入口”。它本质上是一串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哈希值,通常以 “0x” 开头,长度为 42 个字符,例如0x1234567890abcdef1234567890abcdef12345678 。这个地址基于公钥加密技术生成,每个钱包地址对应唯一的公钥和私钥对。公钥就像公开的银行账号,用于接收代币;私钥则相当于账户密码,拥有私钥才能对钱包地址中的资产进行操作,如转账、授权等。
当用户创建支持 ERC20 标准的钱包时,系统会自动生成专属的 ERC20 钱包地址。在交易中,发送方需准确填写接收方的 ERC20 钱包地址,代币才能成功转入。例如,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用 ETH 兑换 USDT 后,用户要将获得的 USDT 提现到自己的 ERC20 钱包地址。由于区块链交易具有不可逆性,一旦填错地址,代币将无法找回,所以核对地址准确性至关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