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Chia 奇亚币自 2021 年推出以来,便以 “用存储空间替代算力挖矿” 的 “绿色环保” 概念吸引市场目光,号称 “比特币的环保替代品”。但从实际表现看,其所谓的 “绿色挖矿” 不仅未实现环保初衷,反而引发存储硬盘价格暴涨、资源浪费等问题,更关键的是,与 INIT 币、波卡币一样,Chia 奇亚币在我国仍属非法虚拟货币,相关交易活动不受法律保护,暗藏多重风险。
从技术与市场层面看,Chia 奇亚币的 “环保噱头” 早已破裂。其挖矿机制依赖 “时空证明”,需占用大量硬盘存储空间预先生成 “_plot 文件”,2021 年上线初期,大量投资者抢购硬盘导致市场供需失衡,16TB 机械硬盘价格短期内从 2000 元飙升至 4000 元,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。而所谓 “低能耗” 也仅相对比特币算力挖矿而言,大规模存储设备长期运行的能耗与硬件损耗,实则与 “环保” 理念相悖。市场表现上,Chia 奇亚币价格从 2021 年最高点 1600 美元暴跌至 2025 年的不足 10 美元,市值蒸发超 99%,无数跟风挖矿的投资者不仅未能盈利,反而因硬件成本、电费投入面临巨额亏损,这与 INIT 币 “炒作后暴跌” 的风险轨迹如出一辙。
更核心的是,Chia 奇亚币的交易活动在我国始终不具备合规性。我国 2021 年九部门通知明确,任何虚拟货币的挖矿、交易、兑换等活动均属非法金融活动,Chia 奇亚币即便包装成 “环保创新”,也无法改变其虚拟货币的本质。2022 年,国内多地监管部门曾针对 Chia 奇亚币挖矿开展专项整治,清理违规矿场,查处为挖矿提供存储服务的企业,进一步明确其非法属性。这意味着,国内用户参与 Chia 奇亚币挖矿或交易,不仅面临价格暴跌导致的资金损失,还可能因涉嫌非法金融活动被追责 —— 正如波卡币投资者赵某维权无门,Chia 奇亚币投资者若遭遇平台跑路、庄家控盘,同样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保障权益。
此外,Chia 奇亚币还暗藏 “技术骗局” 与 “传销风险”。部分不法分子借其 “绿色挖矿” 概念,推出 “云挖矿”“托管挖矿” 等模式,以 “低投入、高回报” 为诱饵吸引投资者,实则为非法集资或传销。2023 年,某地警方破获一起利用 Chia 奇亚币 “云挖矿” 诈骗案,犯罪团伙伪造挖矿收益数据,骗取投资者资金超 2 亿元,最终 15 名主犯被依法判刑。这类案例与 INIT 币 “编造虚假消息炒作” 的套路高度一致,均是以虚拟货币为幌子的违法犯罪活动。
对投资者而言,认清 Chia 奇亚币的本质至关重要。其 “绿色挖矿” 概念仅是吸引流量的噱头,实际暗藏资源浪费、价格暴跌、法律追责等多重风险,与我国鼓励的合规数字经济发展方向完全背离。正如央行多次警示,虚拟货币相关活动本质是 “击鼓传花” 的庞氏骗局,Chia 奇亚币也不例外。
综上,Chia 奇亚币的 “绿色环保” 标签无法掩盖其非法虚拟货币的本质,相关活动不仅无任何收益保障,还会对个人财产与社会资源造成双重损害。国内用户需延续对 INIT 币、波卡币的风险认知,坚决远离 Chia 奇亚币的挖矿与交易,牢记监管红线 —— 这才是保障自身财产与法律安全的根本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