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IB 这是什么币?Meme 炒作下的非法陷阱与风险警示

 

“SHIB 这是什么币” 的疑问,常让公众被其 “柴犬表情包” 的趣味包装迷惑,但深入剖析可明确:SHIB(中文名 “柴犬币”)是典型的 Meme 币,无任何真实价值支撑与底层技术创新,本质是依赖网络热度炒作的 “空气币”。对中国公众而言,认清其属性不仅是了解虚拟货币品类,更需警惕 —— 我国早已明确虚拟货币交易属非法金融活动,接触或参与 SHIB 交易,只会面临财产清零与法律追责的双重风险。

从本质来看,SHIB 币诞生之初就无 “货币” 或 “投资品” 的核心属性。2020 年,匿名开发者以 “狗狗币分叉币” 为噱头推出 SHIB,初始发行量高达 1 千万亿枚,设计上无任何应用场景,仅靠 “社区氛围” 与名人效应吸引流量。其早期热度源于马斯克在社交平台提及 “柴犬”,2021 年曾因市场炒作单日暴涨超 200%,但这种涨幅毫无逻辑支撑 —— 既无对应商品服务,也无技术落地,完全由投机资金推动。如今 SHIB 价格长期徘徊在 0.00001 美元附近,2025 年因市场流动性不足,多次出现 “单日闪崩 15%” 的情况,暴露了 “炒作越高,风险越烈” 的本质,与 “货币” 的稳定属性毫无关联。

更危险的是,SHIB 币已成为诈骗分子的 “敛财工具”。骗子利用公众对 “SHIB 这是什么币” 的好奇,编造 “生态升级”“机构入场” 等虚假概念,通过非法平台诱导投资。常见套路有两种:一是 “虚假交易平台”,伪造 SHIB 交易界面,显示 “低买高卖盈利假象”,待用户充值后以 “账户冻结”“缴纳手续费” 为由阻拦提现,2024 年深圳警方破获的案件中,某团伙以此诈骗超 500 人,涉案金额达 3000 万元;二是 “拉人头传销”,以 “持有 SHIB 可分红” 为诱饵,要求用户邀请亲友加入,发展层级获取奖励,本质是庞氏骗局变种,2025 年某地警方捣毁的窝点中,已有 200 余人因参与此类传销被调查。

即便抛开诈骗,SHIB 交易从根源上已触碰我国法律红线。2021 年十部委通知明确,虚拟货币兑换、交易等业务均属非法金融活动,境外平台向境内提供 SHIB 交易服务同样违法。司法实践中,相关案例屡见不鲜:2023 年某投资者因通过境外平台购买 SHIB 亏损 8 万元,因交易非法无法追责;2024 年上海法院审理的案件中,某团伙利用 SHIB 币转移诈骗赃款,6 名涉案人员因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。更严重的是,普通用户若为他人 “代买 SHIB” 或提供资金划转,可能涉嫌帮信罪,2025 年已有大学生因帮朋友 “转卖 SHIB” 被冻结账户,面临刑事调查风险。

认清 SHIB 币的核心,需跳出 “这是什么币” 的品类认知,把握两个关键:一是SHIB 无任何真实价值,其价格涨跌全靠资金炒作,崩盘是必然结果;二是我国对虚拟货币的禁令覆盖全链条,无论 SHIB 包装得如何 “趣味”,交易均属非法。正如公安部网安局强调,以 Meme 币为噱头的投资,本质都是诈骗。

综上,SHIB 币并非合法投资品,而是炒作与诈骗的载体。对公众而言,与其追问 “SHIB 这是什么币”,不如牢记监管底线:虚拟货币交易在我国无任何合法路径,远离 SHIB 及所有虚拟货币,才是守护财产与法律安全的唯一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