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币蝴蝶协议骗了多少人?惊人内幕曝光

在加密货币的混乱世界里,聚币蝴蝶协议的出现宛如一颗毒瘤,让众多投资者深陷泥沼。自 2025 年 5 月高调登场,打着 “DeFi 3.0 革命” 的幌子,以极具诱惑性的宣传吸引了大批散户入场。然而,随着时间推移,其传销式资金盘的本质逐渐暴露,究竟有多少人沦为这场骗局的受害者,数字之庞大令人咋舌。

聚币交易所的历史劣迹斑斑。早在 2017 年 “94 监管” 之前,它就以比特币交易网起家,后更名为聚币网,彼时便上线数百种空气币,肆意操纵币价,将无数散户的财富洗劫一空,被业内诟病为 “国内最大赌场”。随着监管禁令发布,平台无奈崩盘关停。2018 - 2020 年期间,它又更名为币蛋宝币网再次重启,结果在 2019 年宝币网关停时,用户数亿资产,其中还包含千万枚狗狗币,都被无情卷走,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,至今仍在艰难维权。

此次蝴蝶协议,其套路如出一辙。用户需用 JU 或 USDT 购买所谓的 “稀缺节点”(1000U / 个)质押获取静态收益,平台大肆渲染节点限量稀缺,营造抢购氛围,可实际上节点能无限扩容,“稀缺” 不过是诱导入局的幌子。提现规则堪称 “霸王条款”,用户提现需满足收益<本金 50% 的条件,且仅能提取一半资金,另一半强制转入风险矿池。一旦 JU 价格大幅波动,如近期波动超过 60%,用户本金瞬间蒸发。

为了扩大规模,该生态设置了疯狂的推广奖励机制。直推奖励达 10%,团队长额外获得 20% 分润,推广金额达 100 万就能获得 20 万奖励。在暴利诱惑下,许多人失去理智,疯狂拉人头,形成典型的传销式扩张,致使更多人被卷入这场骗局。

从技术层面看,聚币宣称蝴蝶协议采用熵权共识算法,实现 15 秒交易确认云挖矿减耗,听起来高端先进。但经调查,其官网代码库仅是对开源模板修改,开发成本不足 2 万元;所谓的旗舰公链根本没有独立主网,只是对以太坊侧链进行伪包装,技术宣称毫无实质支撑。

如今,蝴蝶协议已呈现典型资金盘末期特征。有用户反映小额测试能提现,一旦申请大额提现就被拒绝,符合资金盘软跑路前兆。关联项目 HI、SPA、AIC 等生态项目密集上线,且模式高度雷同,加速资金虹吸,泡沫越吹越大。虽然难以统计出确切受骗人数,但从其广泛的宣传、庞大的推广网络以及众多投资者在社交平台、维权群的反馈来看,受害者数量极有可能数以十万计,涉及资金规模更是高达数亿元甚至更多。这场骗局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打击,也严重扰乱了加密货币市场秩序。投资者务必认清此类骗局本质,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