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币收到黑钱会坐牢吗?法律后果深度剖析
从法律层面看,我国严厉打击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。若卖币者明知资金为黑钱,仍进行交易,极有可能触犯刑法。根据《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,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,构成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。在浙江杭州,陈某与张某为上游犯罪将虚拟币变现 1500 万余元,最终二人因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,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3 年 10 个月和 3 年 。
若黑钱涉及特定上游犯罪,如毒品犯罪、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、恐怖活动犯罪等,卖币者还可能触犯洗钱罪。洗钱罪要求主观明知或根据司法解释推定明知,若卖币者否认主观 “明知”,且无证据证明其有主观犯意,刑事法律风险暂时解除,但一旦证据确凿,将面临法律严惩。
若卖币者 “明知” 收受资金系 “违法犯罪所得”,仍与买家交易,还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。如许明帮助买卖泰达币,交易金额 6100 多万元,获利 20 万元,最终被法院认定犯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,判处有期徒刑二年,缓刑三年,并处罚金 40 万元 。
实践中,判断卖币者是否 “明知” 至关重要。这不仅包括直接明知,还涵盖推定明知,即通过卖币者的客观行为推断其主观认知。比如,交易价格或方式明显异常、收取高价 “手续费” 等,都可能被认定为推定明知的依据。